汪姓起源

汪[wāng]姓源于国名。上古夏朝时,有个诸侯国叫防风氏国,到了商朝时改国名为汪芒氏国,成为商朝的诸侯国。这个古国的地点,在现今浙江省武康县东一带。汪芒氏国的公族,以后就取国名中的汪字为姓,世代相传至今。汪姓另有一支,始祖是春秋时期鲁国公子“满”。满被封汪邑,所以山东一带的汪姓,是鲁国满公子的后代。【汪琬】清朝初年的学问家和诗人,自成一家。【汪士鋐】清朝学者,康熙年间举为进士,书法也有名。【汪士慎】清朝大画家,杨州八怪之一,爱梅花。一生清贫,晚年时双目失明,但心情豁达,仍作画。著有《巢林诗集》传世。

汪姓始祖

汪姓源于国名。上古夏朝时,有个诸侯国叫防风氏国,到了商朝时改国名为江芒氏国,成为商朝的诸侯国。这个古国的地点,在现今浙江省武康县东一带。汪芒氏国的公族,以后就取国名中的汪字为姓,世代相传至今。汪姓另有一支,始祖是春秋时期鲁国公子“满”。满被封汪邑,所以山东一带的汪姓,是鲁国满公子的后代。

汪字的解释

汪[wāng] ①本义:深广的样子。《说文》:“汪,深广也。”汪波:盈盈水波。汪汪:水宽广的样子。汪浵:水深的样子。汪流:水深的样子。汪然:深广的样子。汪茫:气势广大的样子,广阔无边的样子。汪翔:广博。②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