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姓起源

八[bā]姓,罕见姓氏。起源有二:(1)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记载有西域人八滑,为后部亲汉侯;(2)《明史》记载有八通,正德中礼部主事。现在南北均有此姓。八又写为“仈”、“叭”或“捌”。

八姓始祖

八字的解释

八[bā] ①本义:相背分开。《说文》:“八,别也。象分别相背之形。”②七加一的和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捌”代)。《玉篇》:“八,数也。”《大戴礼记·本命》:“八者,维纲也。”按,谓八方四正四隅。③八音(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。通常为金、石、丝、竹、匏、土、革、木八种不同的质材所制);八拜(古代世交子弟对长辈的礼节,后世将异姓结为兄弟亦称八拜)。④常表次第,即第八。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:“八月在宇。”⑤八世。八年;三王五帝。《后汉书·崔实传》:“八世。”⑥八德。 中国封建社会表彰的八种德行,即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