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姓起源

曾[zēng]姓始祖是夏朝君主少康的小儿子曲列。曲列被少康封于鄫地,建立了鄫国。鄫国就在现今山东省境内。后来,鄫国公族后代就以国名为姓,去掉偏旁,世代姓曾。【曾参】孔子学生,也称为曾子。他认为孝行可使百姓敬祖而安定社会。而孝子故事中的“曾闵”,是指曾子和闵子两人的故事。【曾巩】宋代文学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他文章做得用心,精炼而有文采。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两代以散文改革文风的八位大学者、大文学家,苏东坡也是其中之一。曾巩与苏东坡齐名。【曾国藩】清朝人,文武双全。有《曾国藩家书》,留传很广。

曾姓始祖

曾姓始祖是夏朝君主少康的小儿子曲列。曲列被少康封于鄫地,建立了鄫国。鄫国就在现今山东省境内。后来,鄫国公族后代就以国名为姓,去掉偏旁,世代姓曾。

曾字的解释

曾[zēng] ①“增”的本字。增加。《孟子·告下子》:“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”曾思:反复思考。曾益:增加,增强。曾巢:在高物上架巢。曾逝:高飞远去。②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。曾祖父。曾孙。③竟,简直,还。“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,如太山、王屋何?”④姓。

曾[céng] ①尝,表示从前经历过。曾经。未曾。何曾。曾几何时。②通“层”。重叠。《管子·轻重戊》:“有虞之王,烧曾薮,斩群害,以为民利。”杜甫《望岳》:“荡胸生曾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