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草药百科

珠子参的药理作用、功用主治
- 珠子参的药理作用详解
- 珠子参的识别方法
我们为您提供了关于珠子参的全方位知识。从药理作用到功用主治,再到植物形态,我们致力于为您呈现最准确、最全面的信息。无论您是中医药爱好者还是专业从业者,这里都是您获取珠子参知识的首选之地。
"珠子参
(《滇南本草》)
【异名】鸡腰参、大金线吊葫芦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,珠儿参、白地瓜(《贵州药植目录》)。
【来源】为桔梗科植物珠子参的根。
【植物形态】珠子参
多年生缠绕草本。块根肉质肥厚,常2枚并生,表面有横形瘤状突起。含有乳汁。茎枝较粗,直径可达3毫米。单叶互生,披针形,长5.5~8.5厘米,宽1.4~2.2厘米,先端长渐尖,基部楔形,全缘,两面无毛;叶柄长3~5毫米,花单生于叶腋,花梗长5~14厘米,呈缠绕状;花冠浅钟状,蓝紫色,直径3~6厘米;花瓣6,狭椭圆形,长约4.5厘米;雄蕊5枚。蒴果倒卵形,长18~24毫米,熟后室裂。种子多数,近卵形,浅棕色。
生于山坡、灌木林下阴湿的地区。分布云南、贵州等地。
【采集】秋季采挖,洗净切片,晒干。
【性味】甘,平。
①《滇南本草》:""性温平,味甘微苦。""
②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""性平,味淡甜。""
【功用主治】①《滇南本草》;""止血生肌。为末,捻刀伤疮,收口甚速。""
②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""补肺虚。治肺虚咳嗽。""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研末撒。
"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