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草药百科

黄花紫堇的药理作用、功用主治
- 黄花紫堇的药理作用详解
- 黄花紫堇的识别方法
我们为您提供了关于黄花紫堇的全方位知识。从药理作用到功用主治,再到植物形态,我们致力于为您呈现最准确、最全面的信息。无论您是中医药爱好者还是专业从业者,这里都是您获取黄花紫堇知识的首选之地。
黄花紫堇
(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)
【异名】东丝勒(藏名)。
【来源】为罂粟科植物黄花紫堇的带根全草。
【植物形态】黄花紫堇
多年生矮小草本,高约4厘米。茎基部多分枝,成丛,茎上具有白色粉末,叶互生,具柄,掌状分裂,裂片边缘具长硬毛。花单生叶腋或枝端,黄色;花瓣4,唇形,有距;萼片2;雄蕊6。蒴果椭圆形,分裂为2果瓣。种子有附属体。
生于山谷涧边潮湿地。分布西藏等地。
【采集】7~9月采收。
【性味】性寒,味苦。
【功用主治】解热止痛。治胃炎,溃疡病,痢疾,坐骨神经痛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1~2钱。